戒毒康复人员只是在人生道路上迷失了方向,身处困境的他们同样希望得到他人的温暖,亲人的关心和社会的接纳。如何帮助他们彻底戒除毒瘾,重新融入社会,为他们的生活带去新希望,正是禁毒社会工作的要义所在。
国家禁毒办把2024年确定为“禁吸戒毒基础年”,部署各地加强吸毒人员基础排查、戒毒治疗、康复指导、社会救助,提升禁吸戒毒工作规范化精细化水平。
自部署开展“禁吸戒毒基础年”活动以来,青海全省各地公安机关禁毒部门坚持问题导向,全面强化整治措施,锚定“底数清、情况明、管得住、服务好、复吸少”的工作目标,认真分析禁毒工作形势,开展吸毒人员核实排查,夯实禁吸戒毒领域基础工作,持续加大吸毒人员的发现查处力度,强化日常监管和服务,探索总结禁吸戒毒工作新理念、新经验、新做法,培育社区工作先进典型。同时,通过全面核查登记在册吸毒人员信息、强化复吸人员查处力度、规范行政执法流程、强化戒治帮扶工作等一系列措施,夯实工作根基、补齐工作短板,提升规范执法能力、增强服务管理能力,进一步巩固完善禁吸戒毒工作体系、运行机制、保障制度,持续提升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的建设标准化、工作流程化、队伍专业化水平。
今年年初,湖南省积极落实“禁吸戒毒基础年”活动,不仅全面推进信息系统建设及应用,还强化吸毒人员社会化管理与服务子系统应用。通过联合省戒毒管理局,对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强制隔离戒毒、社会面吸毒人员进行核查,并组织专班对大数据平台信息进行比对,推进错误信息“清零”。同时,通过全面强化对非列管成瘾物质滥用人员治疗和后续跟踪管理,有效遏制了非列管物质滥用蔓延,进一步筑牢了青少年特别是未成年人免受非列管成瘾物质侵袭的防线。
今年以来,西藏自治区禁毒办加强指导,深入研究并制订了工作方案,明确了区党委社会工作部、教育厅等禁毒委成员单位工作职责,细化了工作措施,为全区“禁吸戒毒基础年”活动的深入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严格落实服务管控措施,全面巩固戒毒康复成效。深入开展社会面吸毒人员风险评估工作,最大限度防止脱管失控、肇事肇祸。对全区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人员全员开展吸毒检测。吸毒检测率均达到100%。
今年以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禁毒委按照“党管禁毒、社会共治、发动群众、严管严控、遏制反弹”原则要求,依托“禁吸戒毒基础年”活动,深入开展“打防管控建宣”“戒治帮教回归”等重点工作,统筹推进“清源断流”“麻精药品专项整治”以及吸毒人员“平安关爱”系列专项行动,一体推进毒品问题综合治理。群众对禁毒工作的满意度连续5年稳居全国前列,确保了新疆禁毒成效巩固拓展、毒情形势持续好转。
6月15日,河北省首个禁毒社会化工作中心在雄安新区正式投入使用。该中心由雄安新区禁毒办、河北省高阳强戒所常态化入驻,承担禁毒社会化、戒毒康复指导站、禁种铲毒、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禁毒宣传教育、社工管理及培训等工作。该中心充分整合公安禁毒、司法行政戒毒和社会各界力量,实现了禁毒社会化服务与基层治理有效联动,开启了雄安新区禁毒工作社会化、专业化、科学化的实践探索。
今年以来,四川省内江市公安禁毒部门着力建强管控“防范队”,联合相关部门提供禁毒社工专业培训和专业能力评定,确保防范责任不失位、基础管控不脱节。目前,全市社区戒毒社区康复执行巩固率上升至87%,复吸率下降明显。通过将禁毒工作纳入公安与城管“警·城”联动战略合作事项,并依托教育、共青团、妇联等部门,紧密团结各行业系统、社会团体等禁毒力量,全面提升全民防毒能力。
10月11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戒毒康复所与北海市公安局海城分局携手合作的社区戒毒社区康复联合指导工作站签约暨揭牌仪式在海城分局举行。仪式上,双方代表签署了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共建协议书,正式确立了“共建、共治、共享”的禁毒戒毒合作框架。作为广西首家公安与司法联合的社区戒毒社区康复指导工作站,该指导工作站的成立是推动禁毒社会化延伸服务的重要尝试,致力于在平安关爱、社会救助、就业帮扶、心理疏导等多个领域持续发力,探索具有北海特色的禁毒工作新模式,进一步推动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的规范化、精细化和专业化发展。